九華山傳統(tǒng)廟會
九華山廟會,亦即地藏廟會,是為紀念地藏菩薩生日而興起的大規(guī)模民間朝覲節(jié)日活動。關于地藏菩薩生日產(chǎn)生的時代,所有佛教典籍都無記載。尹富經(jīng)過考證,發(fā)現(xiàn)了兩種說法,第一,地藏生日是七月初三,“最早提到地藏誕日的是落款為明景泰七年(1456)的一方石刻,此石刻錄文見于民國時期劉崇本所纂《雄縣新志》第九冊‘故實略’之‘金石篇’,茲全引如下:
昔日山東濟南府臨清州儒學生員李清,于景泰六年八月初三日身死。閻羅面前親問:‘你在陽間作何善事?’李清答曰:‘釋迦牟尼佛四月八日受生之日,我持齋一日,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萬聲?!愅跗鹕?‘善哉!善哉!大功德!’閻王曰:‘我十閻王受生之日無人肯持齋一日,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萬聲?’李清答曰:‘世人不知閻王受生之日?!惥?‘我今放汝還魂,傳與陽間善男信女,每過十王受生之日,持清齋一日,念一聲佛,永不墜地獄之門?!?
釋迦牟尼四月八日生,阿彌陀佛十一月十七日生,地藏菩薩七月初三日生,觀音菩薩二月十九日生,文殊菩薩四月四日生,普賢菩薩四月二十一日生。頭閻王姓蕭,二月八日生。二閻王姓曹,三月初一日生?!愅跣昭Γ脑露蝗丈??!边@一“地藏七月初三日生”之說法,雖然時代更早,但并沒有流行,被世人所接受。
第二,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生日,“到萬歷年間,我們已有足夠的證據(jù)證明,地藏的誕日已被固定為七月三十日。這些證據(jù)包括:1.至遲在明中葉已成書的《三教流源圣祖授神大全》卷七,以及萬歷二十一年(1593)刻出的《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》卷三,都說目蓮歿而為地藏王,‘以七月三十日為所生之辰’。2.明馮應京輯、戴任增釋《月令廣義》(萬歷陳邦泰刻本)卷十四‘七月令·日次’中云:‘三十日,三乘妙道地藏王生。’在‘七月令·祀典’中也列有地藏王。3.明陳階輯《日涉編》(萬歷陳養(yǎng)量刻本)卷七中也指出地藏菩薩生辰為七月三十日。4.《玉匣記》中所列的地藏菩薩生日也是七月三十日。5.徐應秋《玉芝堂談薈》卷一中說:‘七月……三十日,地藏菩薩生’等等。此后在各種文獻中,地藏的誕日都固定在七月三十日,康熙時更被收入《御定月令輯要》中,成為國家法定的宗教節(jié)日?!?
九華山廟會也是圍繞地藏菩薩生日舉行紀念的節(jié)日活動。七月三十日是指農(nóng)歷,如果該年沒有七月三十日,就將地藏生日定在農(nóng)歷七月二十九日這一天。
唐代,中國佛教進入了鼎盛時期,在這種歷史條件下,九華山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。唐開元末(741),新羅僧金喬覺渡海來到九華山中,晏然獨坐,苦心修持,一方善信,悉皆宗仰。貞元十年(794)農(nóng)歷七月三十日,在九華山苦修75年、已經(jīng)99歲的金喬覺圓寂,坐石涵中,三年未腐,骨節(jié)發(fā)出金鎖般聲響,眾僧徒尊為菩薩示現(xiàn),建肉身塔供奉。自此后,每到農(nóng)歷的七月三十日,佛教僧眾和當?shù)厣矫窭脧R會的形式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,這種廟會活動集市貿(mào)、文化娛樂、祭祀活動為一體,內(nèi)容豐富。九華山地藏道場具有廟會的傳統(tǒng),明清時期,在佛誕節(jié)(農(nóng)歷四月初八)、自恣日(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)、地藏誕日(農(nóng)歷七月三十)都舉行“浴佛法會”、“盂蘭盆會”、“大愿法會”,民間和寺院還共同舉辦“陰騭大會”(農(nóng)歷十月十五)。但凡這樣的日子,朝圣和集市貿(mào)易蔚然成風,各地信徒組織各種團會,朝山進香、拜塔、守塔等,佛教大的寺廟也組織傳戒活動,四眾弟子可以求戒并領取戒牒。
九華山傳統(tǒng)廟會內(nèi)容十分豐富精彩:唱目蓮戲、儺戲,舉辦龍燈獅子燈會,舉辦陰騭大會、水路法會、地藏法會等各種經(jīng)懺佛事活動,山上一時云集土特產(chǎn)品,成為商貿(mào)的集散地。七月三十日當天,朝拜信眾涌向地藏肉身殿,燃香膜拜,祈福許愿,不分晝夜繞著地藏塔打轉(zhuǎn),口念佛、菩薩名號,不知勞累疲倦。念佛持齋拜地藏之余暇,亦可乘機包覽九華山奇秀風光,欣賞文化古跡,采購山中特產(chǎn)。廟會時長少則半月,多達月余,此間各地信眾如潮水般紛至沓來,熱鬧非凡,而七月三十日這一天則人山人海,各項活動達到高潮。
九華山傳統(tǒng)廟會活動內(nèi)容并非一成不變,其主要內(nèi)容有:(一)水陸法會:水陸法會又稱為“水陸大法會”,廟會期間,佛教僧眾舉辦大型水陸法會,超度一切水、陸、空冤魂餓鬼往生極樂世界,參加法會的僧人和居士數(shù)百人,歷時25天,場面宏大。水陸法會有大堂、內(nèi)堂、楞嚴堂、法華堂、華嚴堂、凈土堂、諸經(jīng)堂七個堂口,每個堂口所誦經(jīng)文都有區(qū)別。(二)拜懺:佛教教義認為,一切眾生皆有不同程度的罪孽,根據(jù)佛教儀規(guī),必須在佛前表示懺悔,改過自新。懺悔的方式有:梁皇懺、地藏懺、觀音懺等。(三)守塔:農(nóng)歷七月三十日晚上,佛教僧尼、信士弟子和當?shù)孛癖姸荚诘夭厮車h(huán)繞而坐,口中念“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”名號,徹夜不眠。每年的農(nóng)歷七月三十晚上,九華山或大或小都要下一場雨,當?shù)厣矫袷沁@種氣候現(xiàn)象謂之“洗塔”。(四)念《地藏經(jīng)》:地藏菩薩是大乘佛教中所說的他方世界的菩薩,《地藏十輪經(jīng)》謂其“安忍如大地,靜慮可秘藏”,故名“地藏”。他在釋迦既滅、彌勒未生之前發(fā)下宏愿:“眾生渡盡,方證普提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”。信士弟子們尊之為“地藏大愿”。人們在地藏圓寂紀念日念誦《地藏經(jīng)》主要是學習地藏菩薩“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”的精神和普度眾生的大愿。(五)放生:在廟會活動過程中,放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內(nèi)容。信士弟子、民間百姓、佛教僧眾從市場買來龜、鱉、鱔魚等各種魚類進行放生?;顒娱_始前,由高僧大德念誦經(jīng)文,替即將放生的動物懺悔,然后將成筐的鮮活魚類倒入放生池中。(六)佛像開光:廟會期間,佛教僧眾要為新塑的佛像舉行開光儀式,由高僧大德念誦“開光咒”,成就佛像的靈性。(七)祈禱世界和平大法會:佛教被稱為慈悲的宗教,在其發(fā)展過程中,從“自度”到“度人”,始終貫穿著一種偉大的慈悲精神,在世界各大宗教中,佛教同時又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,它以完全和平的方式為世界各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、宗教對話,提供了豐富的經(jīng)驗,樹立了良好的榜樣。每年的廟會期間,佛教僧眾們都要舉行盛大的“祈禱世界和平大法會”活動,以祈禱世界永久和平。當前在構(gòu)建和諧社會,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業(yè)中,佛教將會發(fā)揮重要的作用。(八)民間活動:廟會期間,山民們利用香客游人眾多的機會,進行商貿(mào)活動,同時表演“舞龍燈”、“獅燈”等文娛活動,演出《目連救母》、《九更天》、《劉文龍》等儺戲節(jié)目,幾日幾夜,熱鬧非凡。(九)放焰口:焰口,亦稱“面燃”,原為餓鬼鬼王名。放焰口亦稱“焰口施食”,即向餓鬼施水、施食,幫助解決痛苦。這也是佛教一項重要的佛事活動,多為佛教信眾請佛門法師替已故祖先的亡靈超度,懺悔罪孽。(十)百子會:為朝拜地藏菩薩,外地香客自動組織起來的一種會(團)。香客們虔心齋食,然后擔著香擔,舉旗敲鑼列隊而行,拜地藏塔的時候,一步一跪,或三步一跪,到肉身寶殿后跪行繞塔,口誦“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”名號,通宵達旦。百子會人數(shù)要求不很嚴格,二、三十人朝拜也可稱為“百子會”或“小百子會”,超過200人的稱為“雙百子會”,與此相應,各地還有“萬勝老會”、“香山勝會”、“同人老會”等。(十一)蓋?。壕湃A山開辟地藏道場以來,即珍藏“地藏利生寶印”,相傳,唐至德二年(757),唐肅宗命人以金鑄成,這印寓意吉 祥如意。明、清兩朝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,香客朝山敬香必蓋此印,以求消災增壽,祈福延年。(十二)千僧齋:佛教大的寺院在廟會期間都要打千僧齋,供養(yǎng)僧眾。
九華山傳統(tǒng)廟會于1983年恢復,并連續(xù)舉辦了29屆,盛況空前,聲名遠播,已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十二個對外公布的旅游節(jié)慶活動之一。
九華山傳統(tǒng)廟會于2006年12月登錄《安徽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》,2011年6月登錄《中國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》。